齐鲁要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齐鲁要闻

【“战疫”手记——来自湖北一线】(三十三)夜空中的星光,点燃希望

时间:2020-02-25 16:19:14   浏览量:

“作为一个护士,无论何时只有一个心愿,病人能快点好起来,早日出院,每次交接班时看到老人呼吸机参数设置的越来越低,生命体征越来越好,越来越平稳,甚至比看到新增病例越来越少的新闻,都更真真切切地让我感到踏实,充满希望和力量。”这是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刘一鸣在刚发回的日记中的一句话,仿佛也说出了他和他的战友们共同的心声。队员们日夜的坚持与守护,带给患者不放弃的理由,他们如同夜空中的星光,为人们点燃希望。

黑暗里的星光
时间:2020.2.23
地点:湖北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区医院
手记者:山东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皇冠428428娱乐娱城重症专业主管护师刘洁
大概有一周多的时间没有记录在武汉的生活了,可能是因为自己已经慢慢适应了这里,现在的内心也平静了许多。不知不觉上班路上的景色已经变得春意盎然,小草发出嫩芽,树木长出新叶,我不禁告诉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队友们齐心协力找到了护目镜不起雾的方法,护目镜带来的头痛不适已经缓解,穿上防护服也没有了以前的憋闷,有时甚至还有种身轻如燕的感觉。一切都已经好起来了。
从周一开始病房就开始陆续有出院的病人了,没有比这更让我们开心的事了,每个队员的心情也都如武汉的天气一样一天比一天晴朗。看到准备出院的病人小跑着拿着随身物品去消毒,看着他们洋溢在脸上的笑容,我仿佛看到了正在收拾行囊准备回家的自己,没有比家更让人向往的地方了。之前提到过的那位80多岁的奶奶,她马上也要出院了,亲眼见证了她从刚来时的危重状态到现在的完全康复,自豪的同时也特别钦佩她顽强的意志力和乐观的心态,她就是我生活中的榜样。病房里还有一对夫妻,叔叔已经符合出院的标准,但是他却要等等再走,因为他要和阿姨一起回家,这就是爱情的样子,同甘共苦,生死与共!
今天刷抖音看到一位出院的湖北小伙子,用哽咽的声音说:那些说星星很亮的人,你是没有看到过那些医生和护士的眼睛。这些天经历了太多难忘的场景,已经不再那么敏感的我还是在一瞬间泪流满面,这是我听到过对医护人员最好的赞美,我们眼睛里的希望就是他们黑暗里的星光!我要用更坚定的心念,更热情的态度,更温暖的话语去鼓励他们,给予他们战胜病魔的力量!
突然想起每次下班都会经过的那个不知名的湖,虽没有了往日的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却依然恬静如斯,独自美丽。等这一切过去,我要再回到这里来看看她,也看看武汉本来的样子。

【“战疫”手记——来自湖北一线】(三十三)夜空中的星光,点燃希望【“战疫”手记——来自湖北一线】(三十三)夜空中的星光,点燃希望【“战疫”手记——来自湖北一线】(三十三)夜空中的星光,点燃希望



在黎明破晓前,这里就由我们来守护!
时间:2020.2.24
地点:湖北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
手记者:山东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队员,皇冠428428娱乐娱城重症专业护师刘一鸣
今天是我们接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病区18病区的第16天了,在这半个多月的日子里,在我和战友们的努力下,病房从“杂乱无章”到“井然有序”,病号从“郁郁寡欢”到“信心满满”,我们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一切都充满了希望,胜利的曙光也越发的明亮了。
从病区成立监护室以来,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对重症病号的护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一名男护士,作为小组内唯一的重症专业的护士,又是年龄最小的,肩上的责任也更重,从第一天工作起,我就暗下决心:我们“90后”已经算是医疗队的主力,必须要有“挑起大梁”的勇气和责任感,要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基础上,为哥哥姐姐们分担更多。
可能是因为从事重症专业,比较“轻车熟路”的原因,我没觉得有什么难以解决的困难,或者难熬的委屈。因为平时的重症护理工作就需要解决太多的困难,面对各种各样的难题,反而在遇到诸如“医疗物品不全”,“护目镜模糊不清”,“穿防护服汗流浃背”,“口罩带来的面部压痕、疼痛”之类的问题时,倒觉得比起平时不算什么,都可以克服。在克服了这些小问题后,我还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病号的身上。
21床,一位70多岁的“老爷子”,个子不高,人看起来很瘦弱。从刚开始“鼻导管吸氧”到“高流量吸氧”再到现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从进入病房交接班,到为他口腔护理,擦浴,再到做各项治疗,评估病情,翻身吸痰,监测仪器和生命体征,我都从始至终地陪在他身边,在我心里,他既是我的病人,也是我的家人;既是我的牵挂,也是我的希望。老人现在嘴里有“气管插管”,鼻子里有“胃管”,尿道还插着“尿管”,这在清醒状态下是非常痛苦的,人身体的本能是解决最优先级的需求,他们一定是想尽办法把这些令他痛苦的“管子”拔掉,所以为了他的安全和治疗的顺利进行,只能用约束带把他的双手绑起来,只能用镇静药物让他安静下来,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治愈出院患者回想起“监护室的日子”都觉得像噩梦一般。但随着体内产生耐药性,老人有时也会醒过来。有一次,老人醒了,不停地挣扎,心跳呼吸变快,对抗呼吸机,生命体征一下子波动起来,我马上握紧老人的手,然后凑到他耳边:“爷爷,别害怕,我是护士小刘,记得我么,我们认识的,我一直在呢。身上这些管子都是给你保命的,不能动,我们怕你睡着了不小心拽掉,那可就危险了,所以给你绑着手,忍耐一下,我们很快就能好,放心,我不走,我一直在这!”他似乎理解了,虽然力量很弱,我还是感觉到他在拼命地握紧我的手,然后慢慢地平静下来,直到看着呼吸机上和监护仪上的各项指标稳定下来,我才长舒一口气。作为一个护士,无论何时只有一个心愿,病人能快点好起来,早日出院,每次交接班时看到老人呼吸机参数设置的越来越低,生命体征越来越好,越来越平稳,甚至比看到新增病例越来越少的新闻,都更真真切切地让我感到踏实,充满希望和力量。
我不知道我和我的战友们还能陪伴他们多少个日日夜夜,但只要有我们在,就不会让他们放弃,他们的坚持也是我们坚持下去的理由。星星一直都在闪耀着,但只有在黑暗夜晚人们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它那闪亮的光芒,我们就是夜空中那点点星光,为他们点燃希望。在黎明破照前,这片阵地就由我们来坚守,这些生命就由我们来守护!

【“战疫”手记——来自湖北一线】(三十三)夜空中的星光,点燃希望【“战疫”手记——来自湖北一线】(三十三)夜空中的星光,点燃希望

我们付出着,也在收获着
时间:2020.2.24
地点:湖北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
手记者:山东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队员,皇冠428428娱乐娱城急诊专业护师戴彦君
今天突闻蓝天救援队队长在运送急救物资辗转武汉的路上因车祸去世的消息,内心很是悲伤,因为他就是经常为我们补给物资的人,总是有因为我们去世的那种愧疚感。多少人、多少家庭为这场疫情奋战,这场疫情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让我再一次感受到祖国的团结和伟大。
我们付出着也在收获着。
隔离治疗不隔离爱,齐鲁理念的健康宣教一样要走进隔离病房。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每次一有空闲我就奔波在每个房间,询问每位患者的需求,如饮食睡眠情况。因为我们知道他们在隔离病房里更渴望交流,渴望关心;我们知道他们比普通病区的患者更需要我们;我们知道他们的家属可能也在治疗。

【“战疫”手记——来自湖北一线】(三十三)夜空中的星光,点燃希望
可能搭配好的营养餐可能满足不了所有患者的饮食习惯,在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得知“一位糖尿病爷爷想吃饼干,一位卧床阿姨想喝牛奶,牙齿不好的爷爷想吃面条”,我一一记下来,上班前准备好要给他们的饼干、坚果、方便面、榨菜和牛奶。虽然不能满足他们的所有需求,但我想尽我所能就好了,只要他们更开心一些、康复更快一点。

【“战疫”手记——来自湖北一线】(三十三)夜空中的星光,点燃希望


40-60岁的患者,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他们压力是最大的,牵挂是最多的,被需要是最大的,睡眠是最不好的,焦虑是最严重的,他们渴望早日出院,去看看自己的父母及孩子。他们或许沉默,或许内向……不过他们最配合治疗。每次有多余的饭菜我都有意识多给他们一份,因为他们需要的更多。

【“战疫”手记——来自湖北一线】(三十三)夜空中的星光,点燃希望


60-80岁的患者,大多感觉自己已经完成任务,孩子生活幸福,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但是同样渴望着多陪伴一下自己的子女,多帮忙带一段时间的孙子孙女,多等等看一下祖国的美好。但是他们有很多基础疾病,有的结肠癌,糖尿病,高血压……他们给我的感觉阅历丰富,少了一份恐惧。
因为祖国的强大,他们看到未来的美好;因为医学环境越来越好,他们看到了康复的希望;因为我们的关心,他们充满了感激。我们也因此感受到了工作的价值。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帮助他们早日走出病房,走上武汉的街头。

【责编:王文斐】

单位排行 根据11月新闻发稿量进行统计

  单位 发布量
1 党委宣传统战部 17
2 医务处 9
3 学生工作处 8
4 护理部 8
5 心外科 7
6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6
7 医师培训处 5
8 医疗保险管理办公室 5
9 普通外科 5
10 急诊科 5
11 国际合作交流处 4
12 神经内科 4
13 神经外科 4
14 团委 3
15 院长办公室 3
16 人事处 3
17 门诊部 3
18 妇产科 3
19 血液科 3
20 耳鼻咽喉科 3
21 重症医学科 3
22 手术室 3